学习《地理人子须知》卷六<论水篇>
论诸水凡二十一条
心得体会(二)
原著 [明] 徐善继、徐善述
文 怹烎地理 2025.03.16
图片
原文摘录:一、海潮水
海之为水,四渎之所聚也。水势既聚,则龙势大止。故凡大干龙,多止于海滨。而其融结,或产王侯,或生富贵。至于潮水之来,亦可验其吉凶。潮头高而色白者为吉。古歌云:"海水逆潮人爱惜,两浙英雄由此出,十五不潮人叹息。"又云:"江左秀气在潮水,潮白时人多富贵。"如昆山县,近数十年前海潮抵其邑者三,状元亦三应之。又泉州沙塞潮河,近年开通,潮水抵城,而人才盛冠八闽。仙游古潮抵县,故多显贵。宋初,莆田因筑木兰陂,潮止陂下,而贵萃莆阳。故潮关地气盛替。且阴地得潮最吉。如余姚孙忠烈公地,穴前潮水交会,而孙氏满门朱紫。又王阳明先生祖地,在县西十里,穴结平洋。穴前水屈曲而去,海潮一起,涌入朝穴。旧有记云:"封山一地最难求,穴落平洋水绕流。奇峰隐隐云霄见,文魁天下武封侯。"葬后,阳明先生父海日公华登成化辛丑状元,官至南京吏部尚书。阳明登会魁,正德末官南赣都御史,以平宸濠功,封新建伯,南京兵部尚书。隆庆初,追封新建侯,谥文成,果符"文魁天下武封侯"之验。
收获与体会:这段文字主要围绕海潮水展开。首先提到大海是众多河流汇聚之处,大干龙多止于海滨,其融结之处或出王侯、或生富贵。潮水的情况可验吉凶,潮头高且色白为吉,古歌也有相关表述。接着举例昆山县、泉州、仙游等地,说明潮水抵达时当地人才辈出、显贵众多。还提及莆田筑木兰陂后潮止陂下,贵萃莆阳,表明潮与地气盛衰相关。最后以余姚孙忠烈公地和王阳明先生祖地为例,讲述其穴前潮水情况,以及葬后家族成员取得功名成就,验证了相关风水记载的应验。图片
原文摘录:
二、黄河水
天下之水,发源之远者,惟黄河为最。故其滨河两涯,多为都会,如洛邑、安邑、平阳、蒲坂是也。但水势急峻,变态不一矣。盖黄河上通天运,关系甚大,故其水四时皆浊。若一澄清,则为明王之应。谚云:"黄河清,圣人生。"古歌云"黄河在北四时浊,急风翻浪泥沙恶。五百年来一遍清,此乃南朝圣帝生"是也。皇朝,黄河关系陵寝,冲决不常,未为无虑。司国计者,宜有以备之云。
收获与体会:这段文字围绕黄河水展开。首先指出天下之水发源于远方的,黄河最为突出,其两岸多有像洛邑、安邑、平阳、蒲坂这样的都会。接着提到黄河水势急峻且变化多端,由于其与天运关系重大,所以四季水色皆浑浊,一旦澄清则被认为是明王出现的征兆,古谚和古歌都有相关表述。最后强调在本朝,黄河关系到陵寝,时常有决堤等情况,令人担忧,掌管国家财政经济的官员应当有所准备。
原文摘录:
三、江水、湖水
夫江为四渎之长,亦诸水之所注也。然其势既浩荡,必以弯抱屈曲为吉。故金陵襟带长江,而为天下都会,良有以也。
夫湖水乃诸水之聚注处,汪汪洋洋,万顷一平,水之最吉者也。不拘大湖小湖,阴阳二宅,见之俱吉。吴越武粛钱王时,有异人教王坝筑西湖以建府治,其垂祚可悠久不替。否则,王气不满百年。王不听,果九十年而止。
收获与体会:这段文字主要讲述江水和湖水的相关情况。江水方面,指出长江是四大河流之首,是众多水流汇聚之处,水势浩荡,以弯抱屈曲为吉,金陵因有长江环绕而成为天下都会便是例证。湖水方面,表明湖水是众水汇聚处,广阔平静,不论大湖小湖,对阳宅和阴宅来说都是吉利的,还以吴越武肃王钱镠时为例,异人建议筑坝治理西湖以建府治可保长久,钱王未听,政权仅维持了九十年。
原文摘录:
四、溪涧水
大凡大干龙之地,多居江湖河海之旁,已前论之详矣。然行龙之小干小枝,尤多结作于溪涧之间,是溪涧之水不可不察也。其水必以屈曲环绕、聚注深缓为佳。若直而太急,溜而有声,峻而跌漈,则皆不吉。故《赋》云:"曲水来朝,不问大涧小涧。"言屈曲之吉也。郭书云:"以水为朱雀者,忌夫湍激,谓之悲泣。"言有声凶也。
收获与体会:这段文字主要论述溪涧水与风水的关系。指出大干龙之地多在江湖河海旁,而行龙的小干小枝多在溪涧间结作,所以溪涧水不可忽视。溪涧水以屈曲环绕、聚注深缓为好,若水流直急、有声响或有瀑布跌水等情况则不吉,文中还引用相关典籍话语来佐证观点。
原文摘录:
五、平田水
平田水者,水散田中,平夷悠缓,不冲不射,不割不穿,不带凶杀。凡穴得之最吉。亦以有情朝穴,到堂融聚为佳。若其无情而不到堂,纵有诸吉,亦无补于用也。
收获与体会: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平田水,指出其特点是水散于田中,平夷悠缓,不具有冲击、直射、割穿等不利特征,不带凶险。对于穴位而言,得到平田水是最吉利的,但前提是水要对穴位有情,能朝穴到堂并融聚,若无情不到堂,即便有其他吉利因素,也无济于事。
原文摘录:
六、沟洫水
沟洫水者,沟渠田洫之水也。结穴之处,亦欲其屈曲悠汇,而忌直急、摆撇、冲射、穿割、无情,皆不吉也。
收获与体会:这段文字主要讲沟洫水,即沟渠和田埂间的水。在结穴之处,同样希望沟洫水能够屈曲悠长汇聚,忌讳水流直急、摆动、冲射、穿割以及无情等情况,因为这些都被认为是不吉利的。
原文摘录:
七、池塘水
池塘之水,乃地势污下,会集诸水者也。若是生成原有者,亦储禄之类,穴前得之最吉,不可填塞。如误填塞,祸灾立应。若凿池开塘,亦须详审,不可妄开,伤残龙脉,发泄地气,立招凶祸。且池塘凶者,谓之照盆杀,主少亡。断法云:"上塘连下塘,寡母守空房。"不可不慎。
收获与体会:这段文字主要介绍池塘水。池塘水是因地势低洼汇聚各种水流形成的,天然生成的池塘被视为储禄之类,在穴前是最吉利的,不能填塞,否则会立即招来灾祸。而人工开凿池塘则需谨慎,不可随意开凿,以免伤残龙脉、发泄地气而引发凶祸。此外,还提到有一种被称为 “照盆杀” 的凶塘,会导致少亡,有断法称 “上塘连下塘,寡母守空房”,强调了对待池塘水要慎重。
图片
上图地在浮梁县东五里,土名高园。其龙发自东乡,两溪夹送百余里交会,欲尽未尽之际,翻身起水星大帐。帐中出脉,大断过峡,顿起御屏土星,方正清奇。中出微乳,左右贴身龙虎掬抱有情,以结天然之穴。外龙虎自水星帐两臂环抱交纽,如铺毡搢笏,平伏盘固。前峰高插云汉特朝。从沙如贵人、天马、诰辅、旗鼓、种种罗列。穴下灵泉融注,内堂夹聚,外洋寛畅。
图片
上图地在南昌,土名池港。其龙起自渐岭,撒落平洋二十余里。到头横开平面金水帐,帐中抽出小小芦鞭,复起平中一突结穴。四面皆水,当前大河横绕,取作飞雁投湖形。艮龙转卯,扦庚向兼酉。旧有偈云:"上坊下池港,上有个字葫芦样。秀水流来甲向庚,葬着状元生。"葬后果出吉所公栋,登嘉靖乙丑会元探花。后以筑坝塞其流神,福力遂歇。
图片
上图地在丰城港西,杜侍郎拯祖地也。其龙来自起升山,发出嫩枝,磊落数节,翻身逆势结穴。星辰雄猛,下铺余毡,俗呼睡虎形。杜氏于穴前大开一池,旬月间侍郎公即遭冦刺之祸。
按:以上三地,皆于穴前妄有改作而致祸败。杜氏之开凿尤大,故其祸尤惨。廖公云:"开池穿井多有忌,消详莫轻易。"朱子云:"祖茔之侧,数兴土功,以致惊动,亦能招灾。"渠不信夫!为人子孙,可不慎重。胡乃辄尔兴作,自取凶咎。予所目击,不能悉举,姑出此三格,以告明者,当知所慎云。
或谓杜氏地虎形,不可轻犯。今乃兴工开池以惊动之,故取祸之速,在旬月间,其以此耳。夫形固不必泥,然亦往往有应验者,此类是也。曩予兄弟游闽,观蔡牧堂先生自卜寿藏,在崇安县,土名箬山。乡人云是虎形地。当时牧堂嘱曰:"古人有庙祭,无墓祭。"乃别立享堂,即祠堂也。去墓甚远。迄今子孙守之,不敢设祭于墓。窃谓牧堂父子,尝与道学之辙,其于论地,见之《发微》诸书,所谓醇正无疵者也,亦乃拘于形象若是乎?可见地有偶合其形者,亦当随俗避忌。所谓事之无害于理者,从俗可也,又何必深辟哉!
图片
原文摘录:
八、天池水
天池水者,乃高山顶上有池水也。以其高在山巅云汉间,故曰天池。
《龙经》云:"高山顶上有池水,两水夹得眞龙行。问君高顶何生水,此是眞龙楼上气。楼殿之上水泉生,水还落处两边迎,眞龙却在泉中过。
又有平洋龙身有湖,亦是天池。龙行过峡断处有池,亦谓之天池。是不可必拘于高山顶上之池方号天池,盖在龙身上者,皆谓之天池。如不在龙身,则为池塘水矣,岂可天池名乎?峡上左右两池,脉从中出,谓之左侍右卫,亦名养荫水。
廖氏云"龙上如生两池水,养荫斯为美"是也。亦有一畔有池,一畔无池者,《经》云"也有单池在旁抱,单池终不及两池"是也。天池一名天汉,一名天潢。
《经》云"池平两水夹又清,此处名为天汉星。天汉天潢入阁道,此星入相居天庭。"
蔡文节公云:"龙带天池,则有贵气而绵远。"故凡龙身有此池者,其所结作,力量甚大。但须四时水注为美。若或忽然干枯,败祸立至。
诗云:"山顶天池人少知,周回深阔最为奇。能盛天池荫龙脉,盈竭犹能验盛衰。"
又云:"平坂天池大且深,眞龙脉盛故凝成。四时融注极荣贵,一旦干枯即败倾。"故天池或平浅,乍有乍无,亦不为吉。
诗云:"天池之水浅而平,乍无乍有或欹倾,此湖不敢言奇异,富贵难凭只守成。"是以凡天池之水,宜深注而四时不涸为佳耳。大抵眞是天池,则其水自然深聚澄凝,四时如一,罕有涸竭倾枯之患,知者宜详审之。
图片
收获与体会:这段文字围绕天池水展开详细阐述:
定义与位置:天池水指高山顶上的池水,因处于山巅云汉间得名。同时,平洋龙身的湖以及龙行过峡断处的池也可称为天池,并非仅局限于高山顶的池,不在龙身上的是池塘水。
相关形态及说法:峡上左右两池,脉从中出,叫左侍右卫,也名养荫水,有 “龙上如生两池水,养荫斯为美” 的说法;一畔有池一畔无池时,“单池终不及两池”。天池还有天汉、天潢等别称。
风水意义:龙身有天池水,所结作力量大,有贵气且绵远。蔡文节公说 “龙带天池,则有贵气而绵远”。
吉凶判断:以四时水注为美,忽然干枯会立即带来败祸。如 “山顶天池人少知,周回深阔最为奇。能盛天池荫龙脉,盈竭犹能验盛衰”“平坂天池大且深,眞龙脉盛故凝成。四时融注极荣贵,一旦干枯即败倾”所描述。若天池水浅平、乍有乍无或倾斜,不吉利,难以凭此得富贵,“天池之水浅而平,乍无乍有或欹倾,此湖不敢言奇异,富贵难凭只守成”。真正的天池水自然深聚澄凝,四时如一,少有干涸枯竭之患。
原文摘录:
九、注脉水
注脉水前水系龙身所有,此水是穴前所有。
注脉水者,湖水注于穴前也,亦名仰天湖。大龙形势甚强,及到尽处,无穴可下,必于未尽之间结为天湖之穴。虽在龙行之时,而必有注脉之水,四时不竭。此即眞气融结,宜于此寻穴。其水注以后去者,或复起为案,或为官曜,皆贵也。朱文公葬母地合此。
收获与体会: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注脉水:
与其他水的区别:强调注脉水与之前所说龙身所有的水不同,它是位于穴前的水。
定义与别名:注脉水是湖水注入穴前的水,也叫仰天湖。
结穴情况:当大龙形势很强,到尽头却无穴可下时,往往会在未到尽头之处结为天湖之穴。在龙行的过程中,会有注脉水且四季不干涸,这是真气融结的表现,适宜在此寻找穴位。
风水意义:注脉水如果流注后,水去的方向或又隆起成为案山,或成为官曜砂,都预示着显贵。还以朱文公葬母的地方为例,说明符合这种注脉水的风水格局。
图片
上图地在建阳崇泰里寒泉岭天湖阳,文公母祝氏夫人墓也。龙自高山脱脉穿田,起为平冈。又逶迤数节,为湖田。双脉合而为穴,穴居湖水,而本身前起成高阜,为太阴文星之案。外洋暗拱,左右映带,大溪横绕,眞得水藏风之美地也。文公子在、孙鉴皆官侍郎,曾孙浚尚理宗公主,至今徽州、建宁两地,世习博士,考亭富盛,科第不替。虽然,文公之德,宜其子孙万世而愈盛,固未必专系于地。然似此山川,钟灵孕秀,亦宜其传世之克显也。古云:"惟岳降神,生甫及申。"夫岂虚语哉!文公三子:垫、野、在。垫居徽之婺源,今袭博士;埜居考亭,今富盛有科甲;在居建宁府城,今世袭博士。皆人丁大旺。
原文摘录:
十、源头水
源头者,龙之发源处也。此处水源来短去长,眞龙不住。《赋》云:"穷源僻坞,岂有眞龙?"吴公云:"源头地,水尾山,时师到此不须谈。"尝见亦有大龙结穴在山谷中,而内堂水源甚短,有似于源头水尾者,尤须详审,不可一概论也。如浮梁李侍郎祖地图见曜卷、建阳蔡文肃公祖地即西山先生墓是耳西山墓图见砂卷。
收获与体会:这段文字主要围绕源头水展开论述:
源头水的定义:源头水是龙的发源之处,一般此处水源特点是来短去长,这种情况下真的龙脉通常不会停留。
相关观点:引用《赋》中“穷源僻坞,岂有眞龙?”以及吴公所说 “源头地,水尾山,时师到此不须谈”,表明一般看法是源头水尾处难有真龙。
特殊情况:指出也存在大龙在山谷中结穴,且内堂水源很短,看似源头水尾的情况,需要仔细审视,不能一概而论,并列举了浮梁李侍郎祖地和建阳蔡文肃公祖地(即西山先生墓)作为例子。
原文摘录:
十一、沮洳水
沮洳水者,非冷泉窟穴,而遍山遍地常湿,视之不见有水,践之鞋底皆湿。或是石山里,如死牛皮,不问四时,常有湿汗。或掘凿坑坎,水即盈满。或春夏泉流,秋冬枯涸,却常是污湿浸淫,此皆沮洳水也。张子微云:"沮洳水乃是山龙气衰脉散,如人受病,气不通而血妄行。妇人则为崩漏,男子则为痔痿,皆原于气衰血滞,积年累岁不愈,而天年不永,因此害生。纵饶苟延侥幸,必容貌憔悴,肌体痿薾 ,不问男女,皆不生子。惟觉淹淹,不知死之将至云尔。此最无取。"又云:"若有石曜,湿如牛鼻,慎勿用之。"皆确论也。
收获与体会: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沮洳水:
沮洳水的特征:不是冷泉窟穴,而是遍山遍地常湿,看似无水,踩上去鞋底会湿。有的在石山里像死牛皮,四季都有湿汗;掘凿坑坎会积水盈满;有的春夏泉流、秋冬干涸,但常被污湿浸润。
风水影响:引用张子微的观点,认为沮洳水是山龙气衰脉散的表现,就像人患病,气不通血妄行。对人影响极坏,女子会崩漏,男子会痔痿,气衰血滞且多年不愈,寿命不长,即使侥幸存活,也容貌憔悴、肌体萎靡,无论男女都难以生子,感觉气息微弱,不知死期将至,这种情况最不可取。
特殊情况:还提到若有石曜且湿如牛鼻,也千万不能使用,这些都是很确切的论断。
原文摘录:
十二、臭秽水
臭秽水者,或牛泓猪涔,或腐臭成浆,或浊浓稠滞,搅动腥秽,气不可闻也。阴阳二宅皆忌。有此,主女人崩漏,男子痔痿、痘癀、夭折、盲目、淫恶。仍主门户衰落,产业退失。《明堂内经》云"流脓出泉,腐臭成浆,牛泓猪涔,污秽浊黄,主瘟招疫,家道不昌,痈疽痔漏,子孙少亡"是也。
收获与体会:这段文字主要围绕臭秽水展开,具体内容如下:
臭秽水的特征:臭秽水包括像牛踩踏形成的泥坑积水、猪粪污水等,或是腐臭变成浆状,也可能浑浊浓稠、滞涩,搅动后散发腥秽气味,让人难以忍受。
对阴阳二宅的影响:阴阳宅都忌讳有臭秽水。存在臭秽水的话,会导致女人出现崩漏病症,男子患痔痿、痘癀,还会有夭折、盲目、淫恶等情况发生。
对家庭的影响:会使家族门户衰落,产业损失。并引用《明堂内经》中 “流脓出泉,腐臭成浆,牛泓猪涔,污秽浊黄,主瘟招疫,家道不昌,痈疽痔漏,子孙少亡”,进一步说明臭秽水带来的危害,如引发瘟疫,使家道不兴,家人易患痈疽痔漏,子孙易早亡 。
原文摘录:
十三、泥浆水
泥浆水者,乃干湿池也。得雨则盈,雨霁则涸。望之似可掦尘,践之或至没胫,滋滋浸渍,常有泥浆。此乃不吉之地,地脉疏漏,最为不吉,主客死抛尸,人衰财散,多招痼疾。
收获与体会: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泥浆水的相关情况:
泥浆水的特征:泥浆水存在于干湿池之中,下雨时池水就会满,雨停后便干涸。看上去似乎尘土扬起,踩上去有时甚至会没过小腿,不断地浸渍,总是有泥浆存在。
风水影响:这种地方是不吉利的,意味着地脉疏漏。会带来诸多不吉后果,比如导致人客死他乡、抛尸在外,使得家族人丁衰败、钱财散去,还容易让人招惹难以治愈的疾病。
图片
原文摘录:
十四、送龙水
送龙水者,龙之发足处,两水界送,直至龙尽而合者也。干龙则论河水溪水,枝龙则或山溪田源夹送龙神。然此送龙之水,不可拘其两水会堂,只一边到堂,一边不上堂,亦不为害。若两水俱到面前会合,则是去水之穴为然,其它或合于左,或合于右,或合于后。此水源长则龙长,水源浅则龙短,力量大小,察此可知也。
收获与体会: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送龙水,具体内容如下:
定义
送龙水是指龙(山脉)起始处有两条水夹护,一直延伸到龙的尽头并汇合。对于干龙来说,通常是指河水、溪水;对于枝龙而言,可能是山溪或者田源之水夹送龙神。
特点
送龙水不一定要两条水都到堂前会合,即便只有一边到堂,另一边不到堂,也不会有妨害。如果两条水都到面前会合,那是去水之穴的情况。其他情况还有在左边、右边或后面会合的。
与龙的关系送龙水的源头长短与龙的长短相关,水源长则龙长,水源浅则龙短,通过观察送龙水的情况可以知晓龙的力量大小。
原文摘录:
十五、干流水
干流水者,高处是山,低处是水,故虽无流泉滴沥,亦谓之水,曰干流耳。雨下则亦有水淋流,雨止则无此水界脉束气。穴之左右贴近,必须有之方妙。若穴下干流,切忌直长倾倒,亦宜平缓悠回,最关初年祸福,故尔。
收获与体会: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干流水,内容如下:
定义
干流水是指高处为山、低处为水的情况,即便没有流泉滴水,也将其称为水,即干流水。下雨时会有水流淋下,雨停则无水,它起着界脉束气的作用。
与穴位的关系
穴位的左右两侧贴近干流水是比较好的。但如果是穴位下方有干流水,切忌其直长倾倒,而应平缓悠回。因为干流水对初年的祸福最为关键。
原文摘录:
十六、合襟水
合襟水者,穴前界脉上分下合之水,如胸前衣襟之交合,故名合襟水也。盖脉来则有分水以导之,脉止则有合水以界之,故有小分合、大分合。其融结有三分三合。穴前后一分合,起主至龙虎所交二分合,少祖至山水大会三分合也。小合为小明堂,大合为大明堂。合龙虎内为内明堂,合龙虎外为外明堂。以内界水分合审气脉,定穴之聚散;外界水分合审明堂,定局势之聚散。内界水隐微难见,外界水显明易见。内界水收得紧,合流不散,曰天聚,是自然雌雄会也。内界水出,与外界水关得住,合于明堂,曰人聚,是隐然雌雄会也。明堂外龙虎包,不见水出,曰地聚,是显然雌雄会也。此谓三合三分,合襟水之合夫矩度者也。有此则近而鰕须蟹眼具备,远而蝉翼、龙虎、缠护明白,前亲后倚分晓,乃融结眞切矣。
鄱阳余氏佑曰:合襟水者,即股明股暗雌雄水也。鰕须蟹眼二水,自穴后两旁环绕至穴前,如鰕须样。二水上有分,下有合,则阴阳交济,而雌雄相配。或二水上有分,下无合,则阴阳离拆,而雌雄不配,谓之失经。经,常也。雌雄不配,则失其常矣。论穴之界水,不过如此。而术家之言,曰个字、三叉、鸡迹、蟹眼、蝉翼、鱼腮、十字、球檐、化生脑、泥丸宫,又有所谓水里眼、剪刀交、水里坐、水里卧、蜗窟、蛤尖、交金、界玉、鸡胸、鸠尾、寿带、孩衿、罗文土宿、生龟死鳖、眠干就湿、割脚临头、大口出小口、水过山不过等说,又有所谓两片牛角砂、一滴蟹眼水、舌尖堪下莫伤唇、齿罅可扦休近骨、虚檐雨过声犹滴、古鼎烟销气尚浮、雪水融时湖水涨、水边花发水中红等说,种种多端。其间所指多一事。一意而二三其说,固不足取。胡乃又有庸师野俗之辞云"空手把锄头,步行骑水牛。人从桥上过,桥流水不流。兔在茅冈走,鹰来水面飞。老鼠梁上过,猫儿总不知"等语,假杨公之名,以取信于人。杨公岂有此诡异之说哉!是皆术者不明正理,立此奇名怪语,欺世骇俗,自神其术而已。明理君子,置之勿谈可也。
按:余氏此论确当,故録之以为明辨云。
图片
上图为合襟水图。上如球之圆,下如檐之滴断,故曰球檐。后倚三龙山,上分送龙水,又名随龙水。前亲三龙水,下合送龙水,不拘合于穴前,多有合于左右及穴后者。合于后者名曰后合襟水。
收获与体会:这段文字主要围绕合襟水展开论述,具体内容如下:
定义与特征:合襟水是穴前界脉上分下合之水,形似胸前衣襟交合。脉来有分水引导,脉止有合水界定,有小分合、大分合,融结处有三分三合(穴前后一分合,起主至龙虎所交二分合,少祖至山水大会三分合),小合对应小明堂,大合对应大明堂,又分内外明堂。
与气脉、明堂的关系:内界水分合用于审气脉、定穴聚散;外界水分合用于审明堂、定局势聚散。内界水隐微,外界水显明。内界水收得紧、合流不散为天聚;内界水出与外界水关得住、合于明堂为人聚;明堂外龙虎包、不见水出为地聚,此为合襟水合于矩度的情况。有合襟水则近有虾须蟹眼水环绕,远有蝉翼、龙虎、缠护,前亲后倚分明。
其他相关说法:鄱阳余氏佑认为合襟水即股明股暗雌雄水,虾须蟹眼二水自穴后环绕至穴前,上有分下有合为阴阳交济、雌雄相配,否则为失经。术家有诸多关于穴界水的说法,多为一事一意但多种表述,不足取,还有庸师假托杨公之名的诡异怪语,是欺世自神之术,明理者应置之勿论。
特殊情况:送龙水又名随龙水,合襟水不拘于穴前,可合于左右及穴后,合于后者叫后合襟水。
原文摘录:
十七、极晕水
极晕水者,眞穴必有太极之晕。诀云:"隐隐微微,仿仿佛佛,粗看有形,细看无物。"又曰:"远看似有,近看则无。侧看突起,正看模糊。"皆善状太极晕之妙诀也。故凡入穴,回头见圆晕在微薄隐显之间,是谓有太极圆晕也。水非眞有水,乃低处为水耳。诀云:"高一寸为山,低一寸为水。"
郭景纯《葬书》"乘金相水,穴土印木。"
廖氏"紫微太乙,旺龙木星"与此义同。故此太极晕,不特论水,尤切于穴。
廖氏云:"若还锄破太极晕,水蚁便侵棺。"正此晕矣。
极晕图
图片
收获与体会:极晕水主要内容:
定义与特征:真穴必有太极之晕,特点是隐隐微微、仿佛有形又无物,远看似有、近看则无,侧看突起、正看模糊。极晕水并非真有水,而是指低处为水,符合 “高一寸为山,低一寸为水”。
与穴的关系:郭景纯《葬书》“乘金相水,穴土印木” 和廖氏 “紫微太乙,旺龙木星” 都表明太极晕不仅关乎水,更与穴密切相关。廖氏说 “若还锄破太极晕,水蚁便侵棺”,强调了太极晕的重要性。
原文摘录:
十八、元辰水
元辰水者,龙虎之内,穴前合襟处水也,乃我本身亲贴者。不拘干流湿流,均谓之元辰水。此水切忌倾走。譬之龙身元气,一滴不可泄也。必须左右有砂拦截,使之曲折为美。
卜氏云:"元辰水当心直出,未可言凶。"乃权辞,戒人勿执一耳。其实元辰之水当心直出而长,为地大忌。
故下文复救之曰:"外面山转首横拦,得之反吉。"
盖地固有龙眞穴的,不幸而元辰长者,又须局势紧巧乃可。若一向直去,局又旷阔,则眞气不骤,必无融结。亦有大龙气盛,结穴已完,而余气吐为毡褥,为曜气,一齐收敛不尽,而有元辰水出者,但初代不利。必须行到砂拦水截之处,方发财禄。然此等地必多清贵,虽位列显耀,而家储终不富盈耳。其亦有多富积者,必在数代之后也。附元辰水吉凶图。
图1 图2 图3 图4图片
说明--
1、图:此元辰水直出,有外水横截,吉,但主不利初代。
2、图:此元辰水直出,有外山横塞,吉,但主不利初代。
3、图:此元辰水屈曲而出,初年亦发,至吉。
4、图:此元辰直长,无砂水拦截,不结地,极凶。
收获与体会:这段文字主要对元辰水进行了介绍:
定义:元辰水是位于龙虎砂之内、穴前合襟处的水,属于与本身关系密切贴近的水。无论是干流水还是湿流水,都可称为元辰水。
吉凶判断:元辰水最忌讳倾泄流走,就像龙身的元气,不可泄露。理想状态是左右有砂拦截,让水流曲折。卜氏说 “元辰水当心直出,未可言凶” 是权宜之辞,提醒人们不要过于绝对,实际上元辰水如果径直且长地从穴前中心流出,是风水大忌。不过若外面有山转头横拦,这种情况下反而吉利。
特殊情况:有的地方虽然龙真穴的,但不幸元辰水长,那就需要局势紧凑巧妙才行。若水流一直直去,局势又空旷开阔,那么真气无法凝聚,必然没有好的融结。还有大龙气盛,结穴完成后,余气形成毡褥、曜气等,未能完全收敛,导致有元辰水流出的情况,这种初代不利,要到有砂拦水截的地方才会发财禄。这样的地往往多出清贵之人,即便位列显耀,但家中积蓄终不会特别富盈,也有在数代之后变得富裕的情况。
原文摘录:
十九、天心水
天心者,当穴前明堂中正处谓之天心也。若有水融聚,谓之水聚天心,主巨富显贵。
卜氏云:"水聚天心,孰不知其富贵?"若此处水穿堂直过,谓之水破天心,主财不聚而人丁稀少。且水既直穿,气必不聚,不可求穴,或有穴亦花假不眞。误下之,主财散人微。
《赋》云:"为人无子,只因水破天心。"
故天心之水宜聚而不宜散,宜弯环而不宜直牵。又一说,界水淋墓头亦谓之水破天心,主无子。二者皆凶,切须细察。要之,水淋墓头,为祸尤甚。
图1
图片
图2
图片
1、图:此水聚天心也,主富贵。
2、图:此水破天心也,主贫絶。
收获与体会:以下是对 “天心水” 相关内容的总结:
定义:穴前明堂中正处为天心,此处若有水融聚,称水聚天心。
吉凶:水聚天心主巨富显贵;水穿堂直过为水破天心,主财不聚、人丁稀少,气不聚,穴多花假,误下主财散人微。还有界水淋墓头也叫水破天心,主无子,且水淋墓头为祸更甚。
要点:天心之水宜聚、宜弯环,不宜散、不宜直牵。
原文摘录:
二十、眞应水
眞应水者,泉注穴前,以应眞龙之结作者也。盖好龙旺盛,既结穴后,秀气不尽,溢发为泉,应我眞穴。不拘大小,但要澄清甘美,春夏不溢,秋冬不竭,潴而不流,静而无声者为是。亦名灵泉。若有此水,必有大贵之地,宜于此处求索,不可忽也。
如湖广夏靖公祖地,及广西吕文简公祖地,皆有眞应水,是其格也。
收获与体会: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真应水:
定义:真应水是指泉水注入穴前,用来呼应真龙结作的水。
形成原因:当优质的龙脉旺盛,在结穴之后,其剩余的秀气向外溢发,就形成了泉水来呼应真穴。
特点:真应水不论大小,关键要清澈、干净、味道甘美,并且在春夏时不会溢出,秋冬时也不会枯竭,水积聚而不流动,平静没有声音,这样的水也叫灵泉。
风水意义:如果有真应水出现,那么此处必定有能出大贵之人的风水宝地,人们应该在这个地方仔细寻找穴位,不可忽视。
图片
上图地在德兴治南四十里,土名毛桥。其龙自茅山廉贞作祖,宝殿龙楼,发下凑天土星--御屏,方正骨立,秀贴天表。中出一脉,顿跌走弄,穿田处四金相照。复数节,开帐,闪落右出,下平地结穴,开两掬甚巧。钳中眞应水不涸不溢。前朝帐下贵人,大河绕带,跪炉高镇水口。穴上回头,正坐御屏可爱。只是入首右畔受风,故葬后一人仕元死难。左畔曜星顺水不回,故时敏公遂居湘阴以子贵赠少保。国初,忠靖公原吉位至户部尚书,进公孤,赠三代,及吾邑舒方伯直庵公清为立传见银邑志忠靖公子瑄,官太常少卿。孙崇文,登进士,官南京通政参议。
图片
上图地在湖广大冶县西六十里,土名茅潭。其龙来脉甚远,不详述。比入局,开大帐。帐中山脉,连起数峰,状如大小走马诀云大马赶小马,富贵传天下。又顿跌逶迤数里,穿峡作芦鞭袅。入首起太阴高金,穴结上聚。下铺余毡悠扬,当前眞应水不涸不溢为证。下关一山,如牛角弯抱有情。明堂湖水融注。前朝龙楼宝殿,贵人秀丽。但近案带石如兜鍪,故葬后当代即补戌广西。三代璋公发科,官县令,以子贵赠少保。县令公子即文简公调阳,登庚戌榜眼,累官至少保兼太子太传、吏部尚书、武英殿大学士。子兴周,庚辰进士,与诸公连登科甲,至今富贵方隆。
原文摘录:
二十一、禄储水
禄储水者,水之融注,如禄之储积也。或穴前,或穴后,或穴之左右,或水口间,有深潴融聚之潭、湖、池、沼、塘、窟皆是也,或储水聚会亦是。要深大不涸竭为美。主厚禄,主储积巨富,悠久不替。
收获与体会:以下是对禄储水的介绍:
含义:禄储水指水汇聚融合,就像俸禄储存积聚一样。
位置:它可能出现在穴位的前面、后面、左右两侧,或者是在水口处,像深潭、湖泊、水池、沼地、水塘、水窟等储水汇聚的地方都属于禄储水。
特点与寓意:以水深且面积大、不会干涸枯竭为好,代表着能带来丰厚的俸禄,使家族积聚巨大的财富,并且这种富贵能长久保持,世代延续。
未完待续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Powered by 必中娱乐app下载安装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